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区局快报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海珠区敬和里社区:“社区绣花”行动精细培育提升,让老街巷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5-02-14 10:02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通过培育提升,海珠区南华西街敬和里社区秉持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精细化的改造手法,让充满历史韵味的社区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社区培育提升前 

  社区培育提升后

  走进社区,双清楼入口幼儿园墙面已经焕然一新。“双清楼入口幼儿园墙面的改造包括清除围墙彩绘、通过砖粉修补砖墙面、在外部增设深褐色型钢立柱及钢梁等,墙面还外设镀锌网笼,底部加入花岗岩贴面,使墙面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增添了现代的美感。”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同时,社区拆除檐口上部排水管道,重做仿古青瓦飞檐,安装亚克力展板,配置条灯照明,更换不锈钢木纹门扇,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与打磨,为幼儿园营造出一个温馨、雅致的环境。

  “以前这里的墙面斑驳不堪,现在改造后,不仅美观了,还充满了文化气息,孩子们每天上学都特别开心。”幼儿园的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对于历史建筑栖栅南街26、28号,社区采取一系列细致的保护与修复措施。工作人员拆除了晾衣架,清理飞线,清洗清水红砖墙面,清洗石灰砂浆饰面,缺损处用原色原材料修补,木窗脱漆重刷原色,补配破损窗框及窗扇。这些举措不仅还原了建筑的风貌,还提升了街巷的整体品质。

  看到这些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居民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对这些老建筑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环境有了提升,我们心里也很高兴。”居民李伯伯感慨地说。

  在栖栅南街6号街巷、18号及龙溪新街27号等地方,精细化的提升成果处处可见。社区采用精准施策,实行“一栋一策”优化街巷风貌,充分考虑每栋建筑的独特性和历史价值,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在整个提升过程中,我们采用最低干预原则,对墙体清洗后,针对饰面剥离位置,以同形型号或年代相近的砖片或砖粉,按原貌修补墙体基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建筑的历史信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同时,社区还采用了可持续更新理念,增加街巷文化标识,提升街巷文化显示度,绘制社区故事,打造“活力魅力”新街巷,让社区不仅在物质层面得到提升,更在精神文化层面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次改造不仅仅是对外观的修缮,更是对社区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敬和里社区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让这里成为海珠区的一张亮丽名片。”社区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社区培育提升前 

  社区培育提升后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