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汛期带来的挑战,花都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全面提升全区环卫领域防汛作业能力及交通安全意识,为市民筑牢坚实的环卫防线。
全员安全培训,提升应急能力
4月30日,花都区城管部门联合区环卫协会,举办2025年环卫领域汛期作业与交通安全第一期培训暨环卫保洁经验交流会,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环节,重点讲解雨季安全常识、积水路段作业规范、险情应急处置措施,以及交通法规、特种车辆驾驶规范等内容。此外,还特别增加了防范环卫作业交通事故、紧急事故处理、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术等实用技能教学。
“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太有用了,以前遇到雨天作业心里总是有点慌,现在学会了这些应急技能,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参加培训的一线环卫工人表示。通过培训,不仅让一线环卫工人掌握安全技能,还增强了环卫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花都区城管部门积极督导各环卫作业单位,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补齐应急物资。近期将陆续开展防汛应急演练,确保汛期作业安全,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隐患排查,确保排水畅通
“五一”前夕,花都区城管部门组织人员对城区雨水口进行全面摸查,共排查出已堵雨水口44个。通过信息反馈和协调整治机制,迅速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清堵,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五一”期间,花都区共出动环卫工人7300余人次、作业车辆1200余台次,清扫城区排水口面积15600余平方米,清理已封堵排水口166处,清理主次干道、收水口处落叶等垃圾7440处,共计约65吨垃圾。环卫工人及时清理雨水口漂浮物,确保道路无积水,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看到市民能够安全通行,我们再辛苦也值得。”一位环卫工人在清理完一处排水口后说道。
强化日常作业,提升保洁质量
在日常环卫作业中,花都区城管部门结合保洁区域实际,精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道路清扫、垃圾收运、公厕保洁、果皮箱清洗等环节的人员和车辆调配要求,以及作业的频次、时间、质量标准。
同时,落实三级区域保洁制度。将辖区划分为核心区域(商业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主次干道)、一般区域(背街小巷)三级,执行不同时长的保洁制度。核心区域和重点区域实行动态保洁,增加机械清扫频次;一般区域采用“巡回保洁+快速响应”模式,要求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30分钟。
针对不同的保洁污染源,采取分类治理措施。针对餐饮油污,落实适当频率的高压冲洗;针对落叶季,采取“吹风机+机扫+人工辅扫”的方式清扫落叶;针对国控点和施工路段,落实好洒水雾炮抑尘作业。
此外,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为环卫车辆安装GPS,实时监控清扫路线等数据,提升作业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试点无人驾驶清扫车,为环卫作业注入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保洁质量。
积极宣传引导,提高防汛意识
为切实增强防汛意识,花都区城管部门多措并举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广泛普及防汛知识,向一线环卫工人反复强调“四个严禁”:严禁在雷暴强风等恶劣天气下作业,严禁打开雨水口井盖作业,严禁到马路中间作业,严禁无防护措施在车行道上拍照。同时,着重提醒环卫工人关注井盖松动、雷雨避险等安全细节,全方位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带领一线环卫工人,深入临街商铺,向经营人员、租户等群体宣传防汛安全知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详细阐述汛期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引导市民群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汛的良好氛围,携手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花都区城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不仅提升了环卫作业的防汛能力,还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