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区局快报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白云城管组织寻访编印《白云古树故事》书册
发布时间:2022-10-01 09:10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寻访白云古树,聆听年轮故事,留住乡愁记忆

  “大田村是整个江高镇地势最低的地方,世代以种植水稻为生,在风调雨顺之年,村民都兴旺发达,遇上水灾或是旱灾之年,全村都困苦不堪,祈赖水神北帝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北帝庙前的这棵榕树是我们全村的平安树,护佑我们全村老少平安……”9月28日,今年83岁的退休村干部谢沛忠正在对前来寻访古树故事的志愿服务人员,深情讲述大田村北帝庙前树龄134年的古榕树的“古仔”。

7024fd70dd572de30f9cfaba623bec2

 

  据悉,这是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白云区园林绿化局)组织开展白云古树故事寻访活动的一幕。

  为深入寻访白云古树和村庄的历史变迁,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指导白云区“绿色守护者”科普志愿服务队成立专门的白云古树故事寻访小组(以下简称寻访小组),从7月份开始,开展为期3个月的寻访活动。通过走访当地的耆老长者、村民和学生,聆听并记录年轮里的人与古树的故事,最终整理编印《白云古树故事》书册。

  寻访小组重点寻访由各街镇遴选确定的20棵具有代表性的古树。其中有5棵2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最“高龄”的是龙归街园夏村一株484年的黄葛树。目前已完成全部走访,寻访的古树主要包括细叶榕、黄葛树、芒果、木棉和木荷树等岭南乡土树种。

专访2

 

  古树阅尽历史沧桑,见证世事变迁。寻访小组发现,在白云区不少村落,细叶榕和黄葛树(也叫大叶榕)作为“能守一方平安”的风水树,与宗祠、水塘共同组成宗族文化传承的象征,得到村民的悉心照料。有白云区“最美古树”之称的钟落潭镇茅岗村细叶榕,被村民视为珍宝。6条气根引入土壤后长成粗壮的树干,形成“独木成林”的独特景观。以它为主角的照片获得了全国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一等奖。松洲街槎龙小学内有一片由9株榕树组成的古树群,是白云区最大的古榕树群,天然构成一个围合空间,成为槎龙小学开展尚善教育,“讲古”向善的文化传承地。

13308301532589485

 

  白云湖街夏茅香芒母树,是远近闻名的“夏茅一宝”,被称为白云区“最美味的古树”。它种植于清朝嘉庆年间的故事凄美哀婉,1955年“夏茅香芒进京”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如今,近300岁的古树结出香芒硕果累累,街道正计划打造成地理标志,传承光大香芒文化。

  嘉禾街长红村仙师宫前2株“情侣古榕”,并肩携手了330多年。负责打理仙师宫的老陈自豪地说,这是陈氏祖先从325公里以外梅州五华县的故乡带过来的树。仙师宫门前原本20多棵黄葛树(又叫大叶榕),历经战火轰炸等劫难,只余2棵幸存至今。

efa5332ba2d486a68afd07252428c37

 

  均禾街清湖村村口大街中央,刻着“社稷之神”的大理石墩上的双生龙眼树堪称“树坚强”,其中一棵120多年历史的老树树心已空,只剩下不到树径一半的树皮与树根相连,但是树皮的末端却长出了繁盛的枝丫与叶子,给人枯木逢春的既视感。据说清湖先民在此种植龙眼,重要的原因是有近800年历史的清湖村有着远近闻名的舞火龙风俗,龙眼寓意龙首,在村口种植龙眼树有守护图腾之意。

810fba959efbf819023e73e692981c9

 

  欲问古树年几何,树阅行人已百年。“古树生命力坚韧顽强,其生生不息的精神令人敬畏。最让我感触的是,一些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得知我们来寻访古树故事,自发赶来,对我们神采飞扬地讲述古村元宵节抬着康王神像走街串巷跨火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制作舞火龙时用榕树叶做龙鳞、用榕树须做龙须,女儿出嫁的送亲队伍都必须围着古树转一圈等传统民俗,说到动情处眼圈发红,担心下一代看不到和传承不下去……”采访小组组长张园绿告诉笔者。

c8a83c7c325427f09f44d9e0a229676

 

  令人欣喜的是,在拥有44棵古树的人和镇,有一支由绿化工作者、志愿者、当地老人组成的护绿志愿服务队,带领一批中小学生巡查古树,让他们从小在心底埋下保护古树与环境的种子。嘉龙小学学生黄浩轩经过培训,成为小小古树守护宣讲员,他说,“原来在我身边,就有一棵400多岁的古树!作为古树守护宣讲员,我要肩负起‘白云古树,有我守护’的责任,为守护古树、守护绿色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他口中的古树,是在园夏村生长了484年的黄葛树,是白云区树龄最老的古树。

10293582

 

  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园林绿化局)绿化管理科负责人陈丽介绍,白云区登记在册古树319株,新增摸查古树后续资源1200多株,其中100多株预估符合古树标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古树名木摄影大赛、定向打卡挑战赛、寻访白云古树短视频话题、古树保护科普课堂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群众活动,征集摄影投稿3300多幅,市民打卡近4万次,短视频话题活动播放量超10万次,线下培训古树保护相关人员668人,线上科普培训覆盖近10万人,带动更多的市民群众加入到古树保护的队伍中来。

  “赓续白云绿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记忆。”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散布在村头巷尾的古树,是各村社最具代表性的象征、乡愁记忆的标志性符号,是白云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将尽快整理和编印《白云古树故事》书册,让更多的人了解白云区的历史人文底蕴,敬畏古树、爱护古树,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共同守护古树所承载的白云区独特的地方历史,以及代代白云人传承的记忆与乡愁,守护绿色美丽家园、共建绿色生态白云。(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易鹏)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