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全面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花城政能量》访谈
创建时间: 2020-09-25 20:09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本期访谈:

已编辑图片

                               访谈主题:全面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花城政能量》访谈

                               访谈嘉宾: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陶镇广

                               访谈时间:2020年9月25日


文字实录




主持人:

什么是容貌示范社区?现在容貌示范社区工作的进展怎么样?有哪些样板?

陶镇广:

创建容貌示范社区活动,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牵头组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体育局和林业园林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口指导,各区党委和政府作为创建责任主体具体实施,涵盖容貌秩序、户外广告和招牌、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等14个方面的一项综合性创建活动。创建活动以年度为周期,着重从居住人口相对密集、基础条件相对不够好、居民幸福感相对不够强的老旧社区中选取创建单位,示范带动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城市环境建设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及老旧社区延伸覆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群众幸福指数。

陶镇广:

2012年,广州城管全国首创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致力于将老旧社区打造“地面干净、立面整洁、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居民满意”的社区容貌“样板”。近年来,创建工作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创建工作氛围,打造为民服务“有呼必应、有诺必果”良好平台,积极融入到市委“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在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上探索新经验,用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助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210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社区容貌品质大幅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社区宜居宜业宜养功能日益增强,直接惠及居民群众逾250万人。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共构建常态化和长效性工作机制、措施、办法691项,实施建筑物外立面整饰翻新、“三线”规范整治、绿化升级改造等提升项目3000余个,推动解决长期扰民的卫生死角、水浸黑点、出行不便、公共设施破损等历史遗留问题和城市管理难点问题3500余宗。

陶镇广

各区结合创建社区人文特色,因地制宜,量身定制,赋予创建工作文化内涵,社区面貌、人文景观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让老社区焕发新活力。海珠区远安社区在海印桥底建设综合文体休闲广场,打造“疍家”咸水歌文化艺术墙,利用创意涂鸦绘彩对老旧墙壁、排水管、电箱等进行美化,改造49张石凳,新增植草砖600多平方米,更换路灯26盏,改造铁门160多平方米,修复破损路面和花基,“年近半百”的社区变身为网红打卡点,荣登“学习强国”平台。花都区洛柴岗社区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硬底化路面2000平方米,改造修建巷道300米,拆除乱搭乱建建筑物300平方米、顶棚3000平方米,统一制作遮雨棚200米,融合东南亚风情修饰老旧墙面2000平方米,建设供居民开展东南亚侨文化活动的广场和舞台,杂草没了,环境整洁了,社区容貌焕然一新,侨民文化特色凸显,居民的归属感更强了,创建成果被广州日报宣传报道。南沙区南北台社区对南北台大街的楼梯及围墙进行全面平整、修复,并涂绘了栩栩如生的图画,还原了劳动人民修建炮台和鸦片战争炮台作战的历史场景,与南北二台炮台相互辉映,让国防教育走进社区、深入群众。白云区白山社区商铺业主和经营者自筹资金80多万元用于商铺招牌、门面升级,改造后商铺“颜值”高了,租金高了,营业收入也多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创建的热情,其他商铺业主和经营者又自发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高标准装修楼宇,社区整体“颜值”提升还带动旁边石桥头社区的商铺业主和经营者自发筹集资金90多万元,参照白山社区标准对商铺招牌和门面进行升级改造,创建工作不仅提升了社区的“颜值”,更重要的是改善了“里子”,凝聚了民心。

主持人:

违建治理的大考即将交卷,广州哪个区做得最好呢?有什么亮点?

陶镇广: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高位推动下,全市城管部门坚持违建拆除与疫情防控双发力,全力打好违建治理攻坚战,进一步腾出城市发展空间,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努力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今年截至9月15日,全市已拆除违法建设4698.80万平方米,完成考核任务4000万平方米的117.47%,完成目标任务5000万平方米的93.98%。超过去年同期659.55万平方米。其中,目标任务完成率排前三位的区是黄埔(157.50%)、增城(102.15%)、花都(95.44%),已有黄埔、增城、花都、从化、海珠、南沙、天河、白云、越秀等9个区提前完成年度考核任务。可以说,今年各区的违建治理工作都做的很好、很实,呈现出众志成城、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其中黄埔、增城、花都三个区在拆违任务完成率方面是走在前列的,也起到了榜样和标兵的作用。总的来看,今年我市拆违工作的主要亮点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防疫控违兼顾,打赢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战”。今年初按照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和要求,统筹部署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动,及时调整全市拆违进度安排,变“两难”为“两全”。各级城管部门领导深入基层一线,一并实地督导检查疫情防控与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逐级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从2月开始全市统一开展集中清拆行动,各区、街(镇)聚合各方力量,强化日常巡查,保持对新增违法建设“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对影响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违法建设重拳打击。

(二)运用科技手段,打响违法建设治理“立体战”。充分运用科技手段编织 “三张网”,立体化全方位查违控违,进一步提升违法建设治理效能。1.“地网”。坚持技术摸查开道、人工排查辅助,开发运用城管摸查APP。结合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启动专项违法建设技术摸查,进一步完善大数据。2.“天网”。利用无人机对全市重点区域进行动态监控,消除监控盲点,对监测到的违法建设冒头就打、发现即拆,让新增违法建设无处藏身。3.“信息网”。建立广州市违法建设治理监控平台,对案件办理实行全流程监控,并加强台账管理,进一步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

(四)完善治理机制,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持久战”。积极探索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上下功夫。1.建立快速发现机制。加强源头防控,依托群众举报、专业巡查、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和卫星遥感监测等监控网络,让新增违法建设及时现身、无处藏身。2.建立快速查处机制。制定实施《广州市在建违建快速查处程序工作规程》,对在建违法建设快速控停、快速拆除。3.建立分类处理机制。坚持以拆为主、拆治结合,综合考虑建设时间、土地属性、建设性质、安全状况等因素,稳妥消化存量违法建设。4.建立情况通报机制。坚持每月刊发查控违法建设简报,定期通报全市工作动态、工作亮点及进度,推动各区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

(五)聚焦专项行动,打胜违法建设治理“突围战”。保持严查严控高压态势,多管齐下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深度融合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三旧”改造提升、“三园”转型提升与“三乱”整治提升等全市重点工作,坚持以拆引建、以建促拆,组织各区集中连片综合整治违法建设,助推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落地。黄埔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旧村改造相关精神,制定了《决胜三年完成旧村拆迁攻坚任务行动方案》,坚持治违与旧村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同步推进,通过拆除、旧村改造等手段,推进宝能项目、福山循环产业园、九龙湖、九龙大道、花莞高速、东部快线、广汕公路、“三条围”等一批重点项目和旧村改造项目落地,为黄埔区完成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支撑。花都区结合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推进拆违工作,大力推动花都VR数字文化创意园项目、新雅中学、广雅中学教育项目、新华街大陵片区改造、广州北站项目、花山镇平西村改造等该区重点项目落实,共拆除各类违建约61万平方米。2.紧密结合“还绿于民”工程。基本拆除白云山周边、七大重点门岗及进山路径整治范围内违法建设,彻底拔除多宗违法建设“钉子”,截至9月15日,今年全市还绿于民工程共拆除违法建设(含影响景观的建构筑物)619宗、面积24.92万平方米,为建设广州花园奠定了基层。 3.大力推进铁路沿线专项整治。提前完成涉及广州的第一批40宗和第二批35宗高铁沿线安全环境整治“回头看”工作任务。我局牵头开展的普速铁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截至8月31日,已完成整治363宗。增城区深入开展铁路、高速公路安全隐患综合治理,以东北货车外绕线、广汕铁路、石新公路扩建等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依法组织拆违行动,对红线范围内历史遗留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拆除,其中,新塘镇整治广汕铁路项目沿线违法建设约20万平方米; 仙村镇先后拆除东北货车外绕线、石新路迁移和广汕铁路征地范围周边建筑物,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4.积极开展高快速路沿线专项整治。以广深高速、机场高速(含北延线)、华南快速干线和南沙港快速路为重点,开展广州市境内高速公路沿线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今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设23.14万平方米。

下一步,我市将持之以恒打好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战:一是坚持拆治结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拆字当头,深入开展还绿于民、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等专项拆违行动,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环境。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分类有序处理存量违法建设,进一步破除难点堵点,推动违法建设治理向纵深发展。二是强化拆后管理。及时清理违法建设拆除后的建筑废弃物,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城市景观,进一步补齐我市市政配套设施和民生项目短板,让市民群众共享拆违治违成果。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坚持违法建设治理与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建设、城市更新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层社会治理和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等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调度,强化督导,持续做好宣传引导,发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违法建设治理,积极营造“不能违、不敢违、不想违”的全民治违良好氛围。

主持人:

管道气改装工程进度如何,还有没有尚未解决的地方呢?

陶镇广:

2014—2016年,广州市实施管道燃气三年发展工作。管道燃气企业累计投入资金21.3亿元,新建市政燃气管道843公里,新增管道燃气居民覆盖用户139.8万户,实现“三年翻一番”目标,新增管道燃气非居民用户3547户,全市80%的城中村管道燃气已覆盖到村口,全市实现同气同城同价。

2017—2019年,广州市实施管道燃气三年提升计划。管道燃气企业累计投入资金约14亿元,新建市政燃气管道699公里,完成老旧高危燃气管道改造266公里,新增管道燃气覆盖居民用户87.09万户,新增管道燃气非居民用户10515户,享受旧楼加装优惠政策居民用户4.65万户,老旧社区微改造参与管道燃气改造居民用户8204户,公租房、安置房参与管道燃气改造户数1.86万户,学校、医院、宾馆酒店管道燃气改造数588个,高污染燃料锅炉管道燃气改造数151个,新增城中村开通管道燃气75个,全市已用上管道燃气的城中村达到101个,燃气管道已敷设至村红线边的城中村达到243个。至2019年底,全市管道燃气覆盖用户数增加到约365万户,报装点火用户数增加到约260万户。

今年以来,我局在广泛征求各区与各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向各区政府、各管道燃气企业下达了管道燃气年度发展任务,着力围绕居民覆盖用户和报装点火用户、非居民新安装用户和餐饮场所“瓶改管”任务推进管道燃气发展。其中新覆盖25万户居民用户任务已列入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截至8月底,全市管道燃气新覆盖居民用户19.53万户,完成年度任务指标78.15%。 

在管道燃气发展过程中,仍有棘手问题待解决。一是管道燃气覆盖率有待提高,受制于需协调多方利益,铁路、公路、城中村、邻市区域范围内建设管道燃气进度推进缓慢。二是管道已覆盖区域的“瓶改管”工作艰巨,因瓶装液化气改装管道燃气的前期成本大,用户改装的积极性不高。

我局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开展新一轮燃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加强气源供应保障能力;三是加快管道燃气管网建设;四是持续发展管道燃气用户;五是持续开展获得用气营商环境建设。

主持人: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能介绍一下今年的成绩,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吗?

陶镇广:

今年以来,我市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垃圾分类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召开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城市创建和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以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完善“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以提升投放设施配置和管理水平为重点,推进信息管理、再生资源回收、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执法督导机制完善,持续深化宣传发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上半年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 173 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约40%。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协调工作机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名单。出台《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广州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奖励暂行办法》《广州市餐厨垃圾就近就地自行处置办法(试行)》等办法,印发《广州市生活垃圾收运实施工作方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指引》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1+2+3+N”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完善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等“五位一体”联动机制,全市 23万名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示范带头,1613个社区成立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充分运用社区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和直达每户宣传体系,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动员提供有力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重点推介了我市经验做法。

三是推进全链条提升。今年共投入5亿元优化改造1.8万个投放点位,截至9月中旬已完成约1.4万多个点位的优化提升。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全市焚烧处理能力达 1.55 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3640吨/日。狠抓收运网、回收网、信息网“三张网”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分类收运线路,投入生活垃圾运输专用车辆1760台,优化设置分类运输线路1487条。持续深化两网融合,全市累计已建设各类可回收物回收站点3040个。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我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始试运行。

四是坚持城乡统筹。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调度会暨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现场会,探索高效、科学、管用的城中村分类经验,如天河区车陂街构建城中村新型投放模式、白云均禾街探索“3阶段12步工作法”等。农村打造50条垃圾分类示范村,涌现出白云区大源村、花都区竹洞村、锦山村和从化区西塘村等一批示范点。花都区被列为省内唯一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五是坚持严考细督。对11个区开展了2020年第二季度考核评估工作,林道平副市长对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区及后十名的镇街进行约谈。做好市人大专项检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相关迎检工作,督促整改市人大立法检查、市委督查室督查和第二季度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截至9月10日已完成整改5440处,未完成65处,整改完成率98.82%。已完成全市82个市直机关单位上半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绩效考核,总体情况良好。建成运行市、区、街(镇)、社区四级考核体系,考核结果定期公布。

六是营造浓厚氛围。累计入户宣传161.4万次,覆盖513.9万人;开展“全民行动日”、“五进”等主题宣传活动 3万次,组织志愿者活动3.9万次;组织开展培训2995场,25.3万人参与。举办生活垃圾分类“送课到街镇服务到基层”培训活动,目前共开展70场专题培训,5000多人参加培训。大力实施垃圾分类家政“安心服务证”项目,年底前计划有效覆盖2万名家政服务员参加垃圾分类培训考核。

今年第四季度重点工作:

一是筹备现场会。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的各项筹备工作,展现广州成绩。

二是打造“三张网”,建好回收网,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建好收运网,实现分类收集处理等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一网监管;建好信息网,实现垃圾分类管理信息一网统揽。

三是优化提升点位,坚持“一小区一方案”,抓好垃圾分类投放点位设施提升、保洁清运及时、作业管理规范三个关键环节,全力改善投放环境。

四是坚持城乡统筹,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十二项专项行动,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坚持“一村一策”,示范带动,高标准严要求建成垃圾分类50条示范村。

五是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第四季度考核评估和机团单位绩效考核,进行通报并公布排名。

六是加强社会动员,持续开展“垃圾分类送课到街镇、服务到基层”培训活动,加强社会宣传、公益宣传以及全国大会宣传,引导全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

主持人:

今年台风暴雨天气频发,城管环卫部门是怎么做好应急保障和城市路面清理工作的? 

陶镇广:

一是加强防台风环卫作业安全、车辆行车安全以及车场内部安全管理,抓好司机及管理人员的宣传和培训,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抵御狂风暴雨能力。

二是加强对垃圾压缩站、环卫公厕、环卫工具房等设施设备安全性能检测维修,在天气变化前对环卫设施安全排查,尤其要抓好防触电、防淹亡等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到位。

三是组织各区全面清理下水道入口垃圾,确保下水道入口通畅,道路清扫机械作业时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作业安全,台风强降雨时根据道路及终处理场状况,稳妥安排垃圾清运,发现车辆故障或异常应立即抢修,确保车辆始终处于正常运营状态。

 四是加强清扫保洁预警,当气象部门发布五级以上大风或黄色大风、大雨信号时,暂停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水域水上环卫作业船舶应完全停止作业,将作业船只驶回码头港口避风或者靠岸,同时加固相关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五是台风暴雨过后及时组织环卫工人清理路面垃圾和泥沙,使用大型环卫冲洗作业车辆,对道路进行冲洗,迅速恢复道路干净整洁,同时配合水务部门清理下水道垃圾和积水。

六是落实应急预案,坚持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值守制度,确保人员、物资、措施到位,以应对处理各种紧急突发情况。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