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广州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新闻发布会
创建时间: 2021-11-11 10:11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主题:广州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新闻发布会

嘉宾: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陶镇广

时间:2021年9月23日上午11:00

文字实录

  广州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与新闻发布处处长龚艳华: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9月23日,星期四,欢迎出席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2021年第128场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的现场来举行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就我们在生活垃圾处理取得重大突破这个主题来进行发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强,则文明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系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针对生活垃圾处理也作出了系列的指示批示精神。近年来,广州市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处理系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动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力提升生活垃圾的终端分类处理能力。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建设美丽中国来提供美丽广州生动的城市案例,特别是在广州“十四五”时期,我们提出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要不断完善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垃圾处理的格局。今天上午9点15分,我市的四套班子领导都来到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举行了五大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的活动。五大资源热力电场二期项目点火试烧的启动仪式就标志着广州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的“零填埋”,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突破。

  接下来,为了全面介绍广州市在推进生活垃圾终端处理上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也向大家介绍近年来广州在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上的系列举措、措施和战略布局,所以我们今天举行了这场发布会。我们请到了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广州环投集团的领导,以及专家来到了发布现场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发布,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进行发布会的第一项议程,有请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陶镇广先生介绍广州市近年来在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方面的战略规划、举措以及建设监管相关的情况。有请陶局长!

a50ba187-aeba-4d6b-962a-e1fd0be85374.png

  陶镇广: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垃圾分类处理作为关系城市运行安全和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全力提升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处理能力纳入广州市“攻城拔寨”挂图作战重点任务全力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在全面建成5座资源热力电厂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立即启动了包括5座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在内的新一轮生活垃圾终处理设施建设。二期设施建成后,我市生活垃圾焚烧设计处理能力将达到3.3万吨/日,生化设计处理能力将达到6100吨/日,基本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刚才,我们举行了5大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活动,这标志着广州作为超大型城市,在国内率先进入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新阶段。下面我从4个方面简单介绍我市在推进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方面的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领导重视,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和现场会,集中研究协调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合力推进设施建设工作,并对质量、安全和进度等提出具体要求。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经常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督导,多次召开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了设施建设工作小组,坚持靠前指导推动,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反馈项目进度和困难矛盾,并积极协商解决,凝聚起各级各单位建设合力。

  第二个特点:规划先行,科学布局。我市早在2010年就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2010-2020)》,确立了“城乡统筹、焚烧为主、综合处理、可持续化”的总体目标,并在全市规划了中心城区、南部、北部三大生活垃圾处理区域;2013年,我市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7座资源热力电厂为基础,在国内率先规划建设7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了建设项目的科学布局和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审时度势,着眼长远,及时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战略规划(2018-2035年)》,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终端分类处理设施建设,为满足城市未来15年发展提供了垃圾处理的坚实保障。

  第三个特点:挂图作战,督导并举。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定期派出督查小组深入各项目现场进行实地督导,督促建设单位按时间节点抓紧推进,并协调解决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各项目存在的规划调整、土地征拆、报批报建、工程变更、施工条件复杂等诸多问题,建立了定期协调议事机制,坚持主动收集情况,提前分析预判,提出合理建议,制定应对措施,有效减少外在因素干扰;积极指导各建设项目逐一编制项目推进作战图,倒排工期,层层细化工作任务,及时保障建设资金落实,加大人员和机械投入;提前梳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实行台账管理,挂图推进,按图督办;建立定期督导检查机制,通过采取现场巡查、查阅资料、会议协调等方式,与相关单位沟通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维稳、施工等重难点问题,同时对各建设项目安全、质量、进度等阶段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评,督促、指导、提醒建设主体、参建单位加强施工组织计划,及时完成问题整改,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全部项目一年内动工,两年半左右建成投产,充分展现了“广州速度”。

  第四个特点: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安排监管员进行“5+2”(工作日及节假日)驻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运营单位通报并督促限期整改;每月组织召“2+1+1”工作例会(2次运营监管工作会议、1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会议、1次村民监管工作会议),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形成《监管月报》;建立广州市垃圾终端处理设施智能监管平台,对各设施垃圾计量数据、环保在线监测数据、视频监控及运行工况参数进行实时监管;实施监管动态化管理,建立微信群对各设施运营及监管情况进行每日一报;每月对各设施进行“4+3”(4次固定、3次随机)全面巡查考核评分,扣分情况与设施运营费挂钩,每年开展一次年度综合检查考评及第三方年度评价,并通报考核情况;构建第三方监测、在线监测和运营单位自行监测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开展监督性环境监测,将监测结果作为考核考评的依据;建立村民驻厂监管制度,由设施周边村民代表组成监管组驻场开展运营环保监管,每月召开村民监管会,积极做好与周边村民的沟通交流;在垃圾处理设施厂区内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公开在线监测数据,并在广东省重点企业监测信息发布平台公开环保监测数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步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范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提高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在高质量完成好二期项目建设基础上,推动垃圾终端处理园区化、智能化、生态化,完善白云李坑、白云兴丰、黄埔福山、南沙大岗、增城仙村、从化鳌头、花都赤坭等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化建设。同时,我们将打造高效终端处理设施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市、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市、区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鼓励引入第三方监管,进一步提高设施运营监管水平。探索智慧化垃圾调度,最大限度实现垃圾供应与处置相匹配。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媒体朋友,感谢大家!

  总台央视记者:

  想问一下陶局长。近年来,广州市在解决垃圾围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包括规划建设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的成绩,像广州在解决垃圾围城、在解决垃圾的难题方面具体有什么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去推广?请您介绍一下。

  陶镇广:

  首先感谢媒体朋友的问题。刚才提的问题,我认为提得非常好。

  这几年来,广州能够实现破解垃圾围城目标,有这么几条:

  第一,有一个完善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市、区和各部门建立了上下贯通的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我们在治理垃圾、设施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征地问题、邻避问题,包括运营过程中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都通过上下贯通的机制去及时协调化解来确保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各阶段的目标得以实现,最终达到破解垃圾围城的目标。

  第二条,有一个好的流程。垃圾处理牵涉到前端的分类、中间环节收运、后端环节的处理,单是抓一方面,前端放在后端设施不匹配,分了之后后端就混起来处理了,前端的效果也不会好,所以我们整个流程就从前端的分类、中端的收运到后端设施处理,我们是整个流程来设计、优化,确保破解垃圾围城的目标实现。

  第三条,对能力的建设也做了详尽的规划。特别是对“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整个推动垃圾治理的过程,我们都结合全国超大城市发展需求,瞄准这个需求去适度的前瞻去建设我们的设施,来推动前端的垃圾分类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现在建成的设施,每天焚烧处理能力达3.3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6100吨/日,形成了后端设施和前端分类基本匹配的格局,确保垃圾围城困境得以破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

  谢谢!

  南方日报记者:

  我想请问陶局。从国内的其他城市情况来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落地过程当中困难重重,遇到的阻力也是不少的,但是从广州的情况来看,广州每一次都成功落地,请问广州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呢?谢谢。

  陶镇广: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生活垃圾治理最核心的问题是邻避问题,这也是大家碰到的一个共通的难点。广州这10年来,在垃圾治理破解垃圾围城过程中,怎么破解邻避问题呢?广州主要有几方面的做法:

  一是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从2010年至今,经历了“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我们在推动垃圾治理的过程中,终坚持科学规划、科学推进。在全市范围统筹规划建设了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建产业园的模式,以组团的形式集中打造成为固废处理、资源共享、设施共用的绿色低碳环保园区。这样既节约了项目用地,又有效减少了社会舆论和市民群众对垃圾处理设施的反对与质疑,确保了设施在建设能够一以贯之,能够落地建成。

  二是坚持公开透明取信于民。我们在整个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握“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这条准绳,严格遵循各项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程序要求,全过程公开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工程建设和环评验收等信息,积极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主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同时,在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内也同步打造身临其境、生动形象的环保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组织社会各界前来参观学习,以实际成效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造福于民。1.建立《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办法》,哪个区产生垃圾,拉到终端处理设施区域所在的地方去处理的,这个区就要承担生态补偿费,建立这种生态补偿的办法;2.和周边居民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机制,特别受设施影响比较直接的10个经济社做一个环保搬迁;3.建成循环产业园,优先聘请周边村的村民到产业园进行就业,同时对周边村环境治理、乡村振兴也做一些实际性的投入和帮扶,从而建立一套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来确保我们设施从建设到运营顺利进行,来发挥它的作用。

  谢谢!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