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快推进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动广州垃圾分类工作上水平、走前列,广州市城市管理和执法局起草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办法》已于近日正式印发,将推广至全市使用,对今后广州市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上水平、走前列起到重要作用。
四级考核五大创新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再提升
《办法》对标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做法,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以考促改,以考促进,以考促优,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共有16项条款以及2个附件考核指标,明确了考核原则、考核对象、考核主体组成、考核内容、考核程序以及考核成果运用。《办法》的实施,将促进各级党政一把手将垃圾分类工作抓实抓好,压实各级责任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水平,打造全国分类样板城市。

《办法》主要创新特点集中在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四级考核机制。采取对区、镇街、村居、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逐级考核的机制,具体为市对区进行考核、区对行政区域内的镇街进行考核、镇街对辖内的村居进行考核、村居重点对辖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进行考核。市在区对镇街考核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地复核和评估情况,对全市镇街的考核等次进行综合评定和排名。
二是考核对象全覆盖。居住小区、机团单位、经营区域、公共场所等四类分类管理责任人考核全覆盖,区、镇街、村居组织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考核全覆盖。
三是重在考核日常。分类管理责任人实行日自查,村居每周对辖内四类分类责任人进行核查,镇街每月进行巡查,并汇总巡查情况,对各级考核对象进行季度考核、年汇评。
四是考核指标有效衔接。考核指标体系对上与住建部的考核内容衔接,并结合年度工作任务,纳入考核指标,重点考核进步程度和分类成效。各级考核成绩纳入上一级考核成绩,使区、镇街、村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层层压实责任。
五是强化考核成果运用。以考促进、以考促改、以考促优,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并作为干部履职尽责、调整使用、督办整改等的重要依据。
三年行动计划第二年
要以考促改促进促优

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去年全市8369个居住小区已全部完成楼道撤桶定时定点投放,“楼道撤桶率”达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6%,无害化处理率100%;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554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超过4000吨/日,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垃圾处理新格局。
同时,也还存在着投放点位建设水平有待提升,点位日常管养能力有待加强,监督指导力度有待巩固,居民习惯养成仍需时日等问题。《办法》将重点解决存在问题,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以考促改,以考促进,以考促优,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今年也是广州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广州将重点在坚持巩固成效、推动精准分类、提升能力建设、完善服务保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投放设施配置和管理水平,同时深化社区垃圾分类共建共治格局,全面落实基层责任,强化基层治理,加大执法检查和考核力度,推动实施《办法》,促进垃圾分类考核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