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城管科技 > 科技创新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白云区科技助推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
创建时间: 2022-04-07 11:04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白云区城市管理问题高度集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为白云区做好城市治理、建设人民城市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蹚出一条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精细化城市治理的新路子。2020年12月,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被表彰为广州地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坚持城市治理为了人民

  违法建设犹如城市“毒瘤”,制约城市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守执法为民初心,坚决向违建亮剑。严格执行相关措施,拆违超3100万平方米,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为白云区发展腾出空间,为重点项目、土地收储、旧村改造等夯实基础。

  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把信访工作当成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当作工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信访重复件治理和积案攻坚工作。据统计,涉城管部门信访投诉总量、重复信访件总量出现连续两年下降的良好势头。

  紧盯民生需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基建,全力做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坚持加强资源统筹,提升规划和建设水平,打造“大师作”,着力“一厕一景”“一站一案”建设,品质化提升各类环卫基础设施,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坚持城市治理依靠人民

  白云区常住人口在广州市各区中排第一,超过370万人,城市治理难度非常大。为破解城市治理困局,白云区借助科技赋能,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汇聚起共同治理城市的磅礴力量。

  聚焦短板弱项,白云区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构建以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为一体的城市管理平台,搭建垃圾智能分类和监管系统、智慧城管一期、城市大物管平台、压缩站监控系统、余泥渣土车监控系统、智慧环卫收费系统,初步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

  因地制宜整区推进,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按照“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原则,打破传统的“试点”模式,24个镇街全面探索适合小区、城中村、农村的垃圾分类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全方位深度覆盖。目前,辖区内39个村已成为广州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

  白云区率先在广州市探索镇街全域服务治理试点,整合多方面管理服务事项,统一委托“大物管”企业一体化服务实现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城市服务治理,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群众参与”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试点区域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城市管理的“短板”变成了“样板”。

  坚持城市治理成果人民共享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白云区持续实施还绿于民、还景于民,打造容貌品质社区,努力扩大公共空间,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宜居生态中心城区,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白云区镇街创建项目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以看得见、可感受的变化回应群众所盼。自2017年起,白云区持续全面铺开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每年建成3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22个区级容貌示范社区。

  着眼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白云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块、拆违空间等区域,在重要主干道及节点建设50个口袋公园,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休闲空间和街头休憩场所。

  白云区因白云山得名,曾经绿荫环绕。为还绿于民,白云区持续深入开展三年环境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设1178宗、面积77.29万平方米,稳步推进柯子岭村、京溪村等城中村整治……如今,白云山周边景观不断提升,绿色真正成为美丽白云的靓丽底色。(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郑柏生)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