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请使用“野鸡车”,无证运输,余泥撒漏污染路面,超载超限超速等,都是影响城市市容环境、诱发道路交通事故、威胁市民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市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市、区两级建筑废弃物运输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精神,建立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强化源头联合监管,推进AI视频识别建设,持续强力开展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专项执法,维护良好的城市市容和交通出行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联动执法形成强大合力
7月12日晚,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动区公安交警、住建、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和24个镇街,同步开展全区建设工地及建筑废弃物处置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各镇街在辖区自行开展、各职能部门分两组机动巡查的方式进行。巡查发现汕头建安工地存在使用“野鸡车”情况,地铁十三号线二期三项目工程工地内有“百吨王”车辆,均现场交由属地综合行政执法队跟进处理。行动共出动人员90人次,车辆22车次,检查工地63个次,整治工地2宗,检查车辆11台次。在钟落潭镇龙塘龙和路口发现1辆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车身不洁,经拦截检查,发现该车为正规车辆且证照齐全,执法队员当即暂扣该车建筑废弃物运输IC卡,要求驾驶人员不得继续运输,并等待下一步处罚。

据悉,广州市部署从今年5月至12月开展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专项执法,每月组织不少于1次全市专项联合整治行动。白云区在此基础上,每周组织不少于1次执法整治。联合白云区预联办、交警、住建、交通、应急、水务等部门及属地街镇联动执法,重点查处无证运输、违法倾倒和消纳建筑废弃物、雇请“野鸡车”、超装超载运输建筑废弃物和运输沿途撒漏等违法违规行为。自5月份专项执法以来,共出动875人次、车辆246台次,检查工地763个、车辆203台,查处违规车辆30台,立案25宗,处罚41.3万元。通过密集常态化执法,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有力打击和震慑了一批顶风作案运输企业。

源头管控提升监管效能
建筑废弃物处置涉及在建工地和建筑废弃物的排放、运输、消纳等行为。白云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加强源头联合管控,各职能部门按照“谁许可谁监管”“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各自做好行业监管,实施源头管理。住建、水务、交通等部门依职责加强本行业在建工地的监管,推动各在建工地签订合法装载承诺书,明确第一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指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车辆进出场登记台账,强化视频监控运用,完善源头企业从“入口”到“出口”的管理流程,切实压实源头企业建筑废弃物运输管理责任。据介绍,年初以来,白云区住建、水务部门出动巡查人员超4800人次,针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监管不到位的房建和市政工地,进行警示谈话4项次,实行动态扣分4项次,排查存在车辆渣土覆盖不规范、车轮冲洗不干净等文明施工问题的工地75处,均已落实整改。公安交警部门充分发挥路面卡口抓拍等资源优势,及时提供执法协助,各相关部门结合公安交警抄告的车辆号牌信息,对余泥撒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多部门之间建立了建筑废弃物处置联动协作和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和检查,强化协作配合,及时将违法案件移送行业主管部门,提请加强行业管理并进行诚信扣分,形成管理和执法合力,有效提升监管效能。

据了解,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运输企业“黑榜”和诚信扣分机制,加快推进建废运输行业整顿,通过完善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清理一批在运营中不符合审批条件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未密闭装载所属企业实施诚信扣分13宗。同时,注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舆论、社会公众加强对建筑废弃物运输的监督。
智能识别强化智慧监管
强化智慧化监管,开发了白云“智慧城管”工地运输车辆监管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的监管。目前在石槎路、鹤龙七路、白云大道北设置了3个视频监控卡口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表示,正在加快推进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年内将建设150个卡口点位、449路视频监控,进行24小时全天候智能采集、抓拍、视频识别违章运输行为,并建立“野鸡车”和违章司机数据库,综合运用视频监控、大数据、AI识别等高科技手段,使违法车辆无所遁形,通过部门联动以刑促行,形成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行业的严管态势。
另外,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场地引入“拆违工地施工监管系统”,通过布设扬尘、噪音监测和视频监控等数据采集设备,对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处置进行24小时监测,智能化分析异常,实现对全区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的有效监管。该监管系统已在太和镇北太路和钟落镇龙岗村2个固定式循环利用项目试运行,收到良好的效果。
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正在白云区大源街道米龙村筹建一个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非法运输车辆停车场”,预计可停放40台车辆,从而有效解决以往由于无处停放违法运输车辆,对无《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车辆查处难、采取强制措施难等问题。(易鹏、万京、杨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