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城管科技 > 科技创新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做城市管理智慧大脑赋能广州精细化管理
创建时间: 2024-01-12 19:01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俯瞰东湖公园,一处“街区绿矿”格外引人注目。自动化的垃圾箱存放点里,机械臂正将其他垃圾桶从入口处抬升到空置区域,整个存放点好似一座立体“停车场”。在越秀区东山街道的分类宣教馆内,不仅有寓教于乐的宣教设施,还有先进的处理装置展示应用,既减轻环卫人员的工作负担,又能让市民近距离了解广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提升市民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一、深入调研检查垃圾分类关键点

  在东山体育场旁,一个小小的“街区绿矿”集合垃圾分类宣教场所、其他垃圾桶存放、厨余垃圾桶清洗等功能。环卫工在入口处将厨余垃圾桶放进机器,随着传送带的运作,垃圾桶进入机器,高速水流在机器里面不断冲刷垃圾桶。10秒左右,一个厨余垃圾桶就清洗干净了。“用这台机器,每分钟能洗6—8个垃圾桶。”越秀区东山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支撑以及标准制定等功能的辅助,而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就是这样一个部门。

  今年以来,研究中心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分类宣传教育场馆建设管养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投放点位的设施建设、保洁管养、投放指导、分类准确率及居民分类习惯养成等垃圾分类关键点开展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部分点位开展“回头看”检查。

  今年以来,研究中心共检查51个三类单位、120个物业小区、片区及示范村的312个点位,分类管理平台抽查375条街道评估情况;对11个区156个居住区开展暗检,检查投放点位339个(其中督办“回头看”点位104个),向各区发出暗检巡查情况65份,引领分类工作全面提升。

  二、强化措施东山街共设有71个投放点

  “我们对暗检点位数及发现问题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各月检查投放点位数量相当,但问题数量逐月下降,且5月下降幅度较4月增大,体现了调研采用的闭环机制的优势,实行暗检形式对投放点建设管养水平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期,东山街在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结合街情实际推动制定东山街垃圾分类工作10条强化措施,包括党建引领、检查督导、问题整改、加强执法、人员保障、经费支持、宣传培训、设施更新、智慧建设、打造品牌等10个方面。

  如今,东山街共设有71个投放点,基本能满足居民的投放需求。在确保五要素齐全的前提下,街道逐步改善居民投放环境,推动智能化管理新模式来提升投放点的品质化管理水平。同时,在中心的引导下,市民群众按照《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23年版)投放生活垃圾,助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工作走在前列。

  三、生活垃圾组分提供城市管理科学决策

  什么是生活垃圾?垃圾里面有什么?城市的生活垃圾为什么要采用焚烧发电的处理方式?如何从生活垃圾中找寻未知信息?这些信息为这座城市提供什么样的管理工作指引?如何形成垃圾分类工作更加科学的决策?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中心十几年来一直坚持的全市生活垃圾组分调查研究。

  在广州的循环经济产业园里的资源热力电厂的卸料区里,年复一年,工作人员顶着恶臭,一丝不苟地完成生活垃圾的抽样、测容重、现场分拣、样品分装工作。这样的场景是研究中心监测部科研人员习以为常的工作。

  研究中心每年要做全市生活垃圾组分和特性的调研,是为了跟踪掌握生活垃圾的基础数据。自2020年起该中心已连续四年向社会发布了广州市生活垃圾组成和性质的抽样调查公告。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必须了解垃圾的组成及其理化特性,对垃圾的性质有了全面的认知,才能科学地决策,继而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环境影响较小、社会可接受度高的垃圾分类方式、分类方法、处理处置工艺和流程。”生活垃圾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垃圾组分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但整体较为平稳。

  广州市的生活垃圾组分占比最大的仍然是厨余类,其次为橡塑类、纺织类、纸类等。从垃圾资源化角度来看,生活垃圾中仍有不少可回收物没有得到有效回收利用,需要人人参与并认真细致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体系的有效运作,优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过程中的政策和实施,构建准确、高效的收集网络,培育可回收物资源化产业链,提高市场价值较低但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可回收物回收率,全面提升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精细规范城市美容更标准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分类的“广州模式”已走向全国。而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对环卫作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拿垃圾分类举例,随着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日益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深度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不断推广应用,增加了作业工种,增加了作业模式,也提升了作业质量标准,因此环卫作业配备的人、财、物的投入都需要作相应调整。”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适应新的要求和需求,今年7月,广州市发布实施了由研究中心负责编制的地方标准《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劳动定额》(以下称《劳动定额》)。《劳动定额》明确了广州道路清扫保洁、水域保洁、垃圾分类投放点与公厕管养等市容环卫作业的劳动定额标准,全面覆盖环卫作业领域。每条大街小巷的清扫保洁等各类市容环卫作业需配备几名环卫工人、配备多少车辆设备?这些问题都能在这份标准中找到答案。

  根据新版《定额》标准,道路清扫保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5个等级。清扫保洁等级为一级的道路劳动定额为4300平方米/工日,每天清扫保洁16-18小时,清扫频率为每天7001500前完成普扫两次,普扫后为巡回保洁。车行道机械化保洁每天不少于两次,人行道清洁每月不少于3次。在合理配备各区域大街小巷清扫保洁投入的人财物的前提下,确保道路干净整洁有序。

  不单是道路保洁,新版《定额》标准科学测算了水域、公厕、垃圾分类等各类环卫作业中的人工作业和机械作业的劳动限额,对优化环卫作业生产要素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