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宁波正在以一流城市管理打造一流城市品质,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见实效,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水平。5月23日下午,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城市管理)部门邀请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代理院长李迪华,开展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创造人民更美好生活”专家报告会。
我们从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局)获悉,我市将以“开门理城事”的理念,和北京大学一起建设“城市治理优化实验室”。街角巷尾就是试验场,城市管理工作就是调试剂,民生服务就是试金石。我市城管部门将会同北京大学一起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摸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城市管理“宁波经验”。
李迪华曾于2018年6月发布《“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主题演讲,相关信息在互联网广泛传播。截至目前,仅腾讯平台就达800万次播放量,有效唤起了公众对于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关注和思考。李迪华在报告会现场阐述了城市优化治理与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构成和实现途径。他认为城市管理工作肩负的任务覆盖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目的是提升城市民生品质。他认为该项工作光荣而艰巨,极具挑战,同时更急需创新实践与研究。
市综合执法城市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借助实验室的平台,持续推进“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等中心工作,全面开展智慧化建设,为优化公共环境提供现实素材。同时开展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着力提高城市管理养护以及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城市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宁波综合执法城市管理部门早在2018年1月就开始倡导“开门理城事”的理念。本次邀请北京大学城建专家走进宁波,一起建设“城市治理优化实验室”,也是为宁波的城市把把脉。从昨天(5月22日)开始,专家们调研了鄞州主要商业区域周边的城市秩序、鄞州公园和宁波博物馆,洞桥垃圾分类终端处置设施,中山路一体化养护成效,老外滩附近及周边的城市秩序等。
北京大学城市管理专家团队的到来,将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人才的优势,宁波“城市治理优化实验室”将从城市优化治理、城市多目标治理、生态智慧城市等多个维度,对优化宁波城市治理模式、加快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作出前瞻性探索研究,提供引领性决策参考。
据悉,今年我市从推进精细化管理入手,以“六争攻坚”为引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执法能力,加强行业监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标准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围绕让城市更干净、更安全、更有序、更便捷的总体目标,对标先进城市,推进“城市治理优化实验室”研究成果落地生根,通过加强精细化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补齐短板,让居民的城居环境更清爽,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接下来宁波综合执法城市管理部门将继续擦亮非接触性执法“宁波名片”,推进“互联网+执法”,开展智慧综合执法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执法信息网上研判、程序网上流转、结果网上查询、证据网上留存和质量网上考评。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网上申报、一证通办、一事联办、全城通办,实现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和执法处罚领域“最多跑一次”。推广中山路一体化养护试点,探索街道(乡镇)实行一体化养管,引入城市物业管理,着力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工作机制。健全“行走甬城,马路办公”机制,落实智慧城管网络协同单位主体责任,第一时间关注网络、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巡视、现场督办。
截至2019年年底,宁波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0个,城镇生活垃圾资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城镇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建成区城市化管理区域智慧城管覆盖率达100%,全市建制镇智慧城管建设、运行覆盖率达到100%,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市区主要道路设施综合完好率90%以上,城市功能照明装灯率达100%。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8%以上,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以上,推进时尚花漾街区建设和口袋公园改造,新增林荫停车场等。道路清爽行动覆盖范围达到4900万平方米以上,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范化审批率100%;推进中心城区公厕提质行动,新建47座、改造136座。全市瓶装燃气气瓶信息化覆盖率100%。推广“甬城管+”APP,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今年,实现全大市城管义工服务触角深入到全大市执法中队、沿街商户,覆盖全大市90%的社区。(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