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经过两年时间,完成了海绵城市建设和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实现了“老城变新城”的预期目标。在城市管理中,白城市坚持老城改造与城市管理无缝对接、同步跟进,创新“1+5+N”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秩序显著改善,市民满意度明显提高。
“1”:就是以“天天是新城、城市管理全省一流”为目标,坚决打好打赢城市管理提升攻坚战。
“5”:就是提高城市管理“五化”水平。
——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组建白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整合环卫、市政、园林、物业行政职能,建立“大城管”工作格局,招录城市管理辅助执法力量500余人,新增了近亿元的城市管理和执法装备。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制定《白城市城市管理标准》,开展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和常态化管理。2018年处理影响市容环境各类违规行为7万余处,每日街路机械化清扫、洒水、除尘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市区15座水冲公厕全部投入使用,并保持美观整洁。绿化覆盖面积达省级园林城标准。市政设施维护安全高效,夜间亮化、照明率达100%,各类管井通畅。
——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市委、市政府投资3亿元的“智慧城市”粗具规模,依托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借助公安“天网”5600多个视频监控点位和智慧城管102个监控点位,为城管提供重要路段的视频监控数据,建立了“城管+大数据”管理模式,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
——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水平。坚持每天早点名、每周进行军事化训练,制定《城市管理工作规范》,组织法制学习97次,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员综合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城管形象,并在工作中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城市文明行为规范,发放《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五封近10万余份,网络点击40余万次。全市234个部门单位,31位市级包保领导、38位区级包保领导,带领全市机关干部包保了303个小区,实现了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小区常态化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开展小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对全市2821栋楼房小区卫生和楼道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和根本性整治,达到了干净整洁的良好效果。组织全市机关干部、志愿者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开展“清洁城市·美丽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市委、市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支持各区购买了清雪和环卫各种作业车辆约70台,同时与社会专业团队市场化合作,建立联合清雪机制,采取人工、机械、社会化相结合的方式,做到了以雪为令,雪下人动,雪停路净,收到了较好效果。
“N”:就是采取多种措施,在城市管理难点问题上寻求突破,在短板问题上打开局面,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干一件成一件。
——拓宽视野促提升。组织人员到杭州、克拉玛依、中卫等城市学习考察,边学习,边思考,边推进,边总结,探索研究出适合白城的城市管理办法和措施。
——联合执法提效能。与公安、联通、移动、电信等部门联合开展非法小广告治理,粉刷覆盖小广告10余万处,停机违章电话号码954个,使非法张贴行为大幅度减少;与交警、运管联合开展静态交通整治工作,下达《违法停车通知单》6万余台,使市区内静态停放规范有序;与交警、运管、路政联合开展重载车辆整治工作,重载车辆不得进入市区,保证了道路安全。
——堵疏结合重实效。在整治非法张贴小广告工作中,结合群众生活需求,在各居民小区内合理设置了宣传广告栏223个,供居民免费张贴小广告。在取消室外劳务市场的同时,应用信息互联网技术,设置公共广告平台,满足务工和用工需求。在整治马路市场工作中,对原有21个马路市场进行取缔合并,现有马路市场6个,并严格规范管理。在规范停车秩序工作中,针对停车泊位不足问题,科学合理增划停车泊位16000多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依法拆违解难题。科学制定拆违工作规程,以宣传劝导自拆为主,依法强拆为辅。2018年共拆除违章建筑610处,约4万多平方米,市区内违建正在逐步减少,新违建“零增长”。
——反复巡查抓规范。以巡查管理与规范整治相结合作为重要工作措施,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及时发现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每周组织一次全局联检,并立即召开联检会议,确保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来源:吉林省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