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南沙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27 09:04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近期,南沙区城市管理局分管领导带队前往南沙湾、南沙枢纽、庆盛枢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创建专项调研。三个镇(街)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了中交蓝色海湾物业小区、珠江垃圾分类主题公园、珠江文化广场、东盛小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共6个示范点位。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等方式,系统检验了三个先行示范区创建阶段性建设成效,并对收官之年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三大维度,凸显创建成果

  调研组对示范区创建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三大初步成效:一是分类设施不断完善。港湾街中交蓝色海湾小区创新打造四类垃圾主题投放点,配套建设可回收资源中心,升级垃圾中转站;珠江街联合政企力量,全面优化南沙枢纽公共区域投放箱体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改善分类投放环境,环境卫生质量整体跃升。二是分类意识明显增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通过源头分类引导、规范清运监管、强化巡查督导等组合拳,分类成效持续提升。港湾街南沙湾东苑日均厨余垃圾量达178公斤,超出指标量3倍,越来越多居民能做到破袋投放、精准投放。三是宣传氛围愈发浓厚。南沙湾将分类知识融入物业小区生活环境,庆盛枢纽各校园积极打造校园分类课堂,珠江街多个社区公共区域增设分类游乐互动设施,形成“百步见宣导”的立体传播网络。创新开展的“示范站桶”“厨余称重积分”“校园分类达人赛”等活动,更将分类理念转化为可感知、易参与的趣味实践。

  示范攻坚,锚定目标冲刺

  调研组强调,今年是《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南沙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的决战之年、关键一年。必须把握“五个再”:一是组织领导再强化。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示范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跟进。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各示范点位的创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整改落实。二是技术支撑再提升引入智能化分类设备,提高分类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智能化监管。三是成果巩固再深化。以“循环利用”为核心,创新分类工作机制和分类体系,为构建环保、绿色、低碳和“无废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各项提升工作,确保示范区建设年底取得显著成效。是宣传培训再普及。扣紧港湾街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示范物业居住区、东涌镇建设“环保低碳”示范校园区、珠江街创建“绿色低碳”示范社区“三个主题”,以有人气、有影响、有传播、有带动“四有模式”为目标,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培训,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举办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浓厚氛围的宣传活动,带动南沙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提升。是经验推广再提速。对已建成的各类分类投放、宣传设施,要加强维护保养,提高使用效率,巩固创建成效。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体系,推动垃圾分类与社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打造具有南沙特色的垃圾分类示范区,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示范。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