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容环卫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广州城管:以工匠意识,精心呵护一座城
创建时间: 2021-07-06 18:07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从众志成城,同心抗“疫”,到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再到社会经济秩序全面恢复,广州城管始终以平凡而沉稳的气概,用精心呵护城市,让市容干净有序,令老城逐“焕”新颜,其喷薄而出执着且创新的工匠意识,为广州城市环境美化工作交出了一份“广州答卷”。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让我们追寻广州城管奋斗者的脚步,聆听奋斗者的声音,感受敬业不凡的工匠意识。

  一、奉献为心:平凡岗位造就不凡业绩

  车水马龙的大道干净整洁,街头巷尾井然有序······这得益于广州城管始终肩负广州市容市貌美化的重要职责,而在这个平凡又枯燥的岗位上,涌现许多让人敬仰的奋斗者,他们的平凡是落入人群中毫不起眼,但他们爱岗敬业、不怕脏累,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环卫一线上光亮夺目,忠实担当起广州市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美容师”。

  30年不简单,每日压缩垃圾70多吨

  “成为一名环卫工作者之前,我也干过其他职业,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能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感觉更开心、更有收获。”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机械化作业中心压缩机手周定英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30年。这份工作不简单,每天都要待在生活垃圾压缩站里,跟“脏臭”近距离打交道。但周定英认为,这份在别人眼中又脏又臭的工作,于她而言很有价值感。

  周定英的工作与我们平日里常见的环卫工作者不同,她的岗位是压缩机手,工作内容是在压缩站里处理周边数个小区产生的生活垃圾。这份工作时间要求紧,上架、反桶、压缩,操作动作要求一气呵成,还要监督站内其他人员的操作安全,及时清理散落垃圾,从开站后就不能中断工作休息,经常一天下来,身上汗水是湿了干,干了又湿。

  生活垃圾不可避免是又臭又脏,虽然压缩站内配备有专业除臭设备,但站内近距离的垃圾臭气味让人难以忍受,还有些垃圾发酵后产生的臭味,甚至让人连呼吸都感到困难。而周定英却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每天需要压缩70多吨垃圾,以及负责站内外卫生,冲洗、消毒、车厢保洁,车厢尾部死角的垃圾难以清理,她就钻进去,用人手一点点把垃圾掏出来,身上因此沾上垃圾臭水,甚至几天后,头发上仍有洗不掉的臭味。尽管这份工作脏、臭、累,但周定英一直兢兢业业,以最负责任的态度去完成工作,笑着轻松道:“这份工作让我信心满满”!

  三十年始终如一日的坚守令人动容,这就是老环卫人周定英给我们展示的漫漫人生画卷——始终系于环保一线,无怨无悔。正是以周定英为代表,一批批忠于岗位、甘于付出的城管环卫人,以奉献为心,以脚力为轴,用热爱劳动的工匠精神,在平凡岗位上造就出不凡业绩,尽心竭力守护起广州城市新容貌。

  二、精进为源:城市旧貌换新颜

  民生无小事,从老旧社区环境改善、垃圾分类处理到厕所革命,事事牵动人民群众的居住体验和情感记忆。广州城管以手术刀的灵巧和解剖刀的精细,化繁为细,化整为零,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落实落细。

  容貌环境华丽蝶变,老旧社区品质跃升

  容貌示范社区创建正是体现广州城管工作精度的一个缩影。城市老建筑往往承载着当地市民的记忆,但如何让老城不旧,魅力常在?“十三五”以来,广州城管深化开展创建活动,分批次组织289个基础条件差的老旧社区,通过改善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和社区品质,成功创建150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惠及群众逾280万。

  成绩有目共睹,改善立竿见影。2020年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名单放榜,30个社区成功创建为容貌示范社区,其中白云区嘉禾街科甲社区得分高居第一。“我嫁过来几十年了,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科甲水,住在这里真是太幸福了!”嘉禾街科甲社区面貌焕然一新,风格统一、整齐有序的岭南建筑,令70多岁的罗婆婆连声称赞。

  科甲社区以尊重地方历史文化为大前提,修复重建应和书院、兆宏家塾等老旧建筑,新建文化长廊,提升旧墟文化广场,重现“祠堂前、榕树下”村民议事;撰写编辑《科甲流光》,记录科甲历史变迁,书写抗日红色传奇;全面升级改造商业街道路立面及建筑物外立面,打造湖光美景,使“风水塘”变成了“风景塘”。“我以前在这里读过书,现在全部按照‘修旧如旧’翻新了,虽然外观是全新的,但里面和以前也没多大的变化,这个保护得特别好。”当地居民钟伯介绍。

  科甲社区的华丽蝶变,正显广州城管匠心。悉心打磨城市环境的每一个细节,协调好改造和保护的关系,创造社区和谐人居环境。

  全方位细化宣传,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关键小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如何引领广州2000万市民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这要求广州城管精益求精,将宣传工作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广州城管在宣传垃圾分类上不遗余力。妙用建筑外墙,广州越秀、花都创意打造230米垃圾分类科普长廊;运用创意直播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分类短视频大赛和线上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启动生活垃圾分类“送课到街镇”科普培训;小记者化身宣传员,深入城中村推广垃圾分类······

  从细处着手、长期实践,广州在垃圾分类宣传上不断创新思路,涌现了一批有特色、居民喜闻乐见、扎根社区的宣传形式,为推进垃圾分类奠定了良好基础,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明显提高。垃圾分类正成为广州市民生活新时尚、城市绿色发展新动能。

  三、创新为魂:城管工作提质增效

  卓越的工匠立于技艺,而成于创新,城市管理工作亦然。创新释放活力和机遇,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州城管以创新实践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优化升级。

  城市管理制度创新:由广入细

  城市管理繁琐细碎,广州始终站在制度高度,推进垃圾分类、垃圾填埋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早在2011年4月,广州率先出台《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后修订为《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这是国内第一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政府规章;2012年确立“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的垃圾分类原则;2018年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法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2019年8月,《广州市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印发,2020年出台《广州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奖励暂行办法》《广州市餐厨垃圾就近就地自行处置办法(试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

  通过实践问题导向,激发制度创新,广州逐步构建考核、奖励两个管理办法,阶梯计费、生态补偿、低值回收三大经济激励政策,12个场景精准指引,快速形成“1+2+3+N”生活垃圾分类政策体系,系统部署,全面落实,稳步高效推动广州“老城市“的城市管理“新时尚”。

  城市管理实践创新:智慧化

  效率提升,科技赋能。广州城管顺应数字化人工智能大趋势,大力实施“智慧城管+”战略,为城管工作装上“智慧”翅膀,让城市管理更智慧、更便捷、更高效。

  城管执法队员“线上巡城”“垃圾分类羊城通”“广州城管网上开放体验馆”······都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城管、智慧余泥、燃气安全、执法管理、违建治理、公厕管理、垃圾分类、视频智能分析等系统建设与应用,形成了“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快速处理、高效督办、精准管理、共治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创新格局,全面提升广州城市管理精细化、品质化、信息化水平。

  当前,广州“智慧城管”已逐步实现从概念到应用的蝶变,用科技手段和看得见、可感知的创新成果,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化水平,用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展现“城管智慧”。

  理念入心,行动到实。广州城管人始终将工匠意识贯彻广州城管工作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低调务实、乘势而上。一位位爱岗敬业的环卫人,一幕幕绿色低碳新时尚,一连串智慧化城管创新,构筑起城市管理的广州“高分答卷”,展现出广州城管“精心呵护一座城,诚心服务一城人”的勇毅笃行。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