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容环卫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广州城管:“绣花功夫”提升社区容貌,西关老街绽放新彩
创建时间: 2022-05-26 09:05 信息来源: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浏览次数: -
 

  废旧单车棚化身“口袋花园”、荒废水池重生美丽荷花池、翻新童谣壁画重现街坊回忆……近年来,广州市城管部门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社区容貌品质不断提升。5月24日下午,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邀请近30名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以及志愿者走进荔湾区的逢源街和昌华街,近距离感受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和“门前三包”制度给广州老街区带来的变化。

  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惠及群众逾320万人

  位于广州西关老城区的逢源街是西关传统民居街区,有着麻石铺设的道路和独具西关风情特色历史建筑。但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原因,社区内存在的部分危破房屋、废旧雨棚、荒废空地等市容环境问题困扰着居民生活。

  近两年来,为推进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工作,市、区城管部门以居民需求为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对逢源街辖内社区的绿化植被,休闲空间、破损道路、市政公共设施、历史建筑等内容进行系统提升。

  享誉“粤语相声泰斗”“羊城笑星”称号的黄俊英艺术馆就位于逢源街的耀华社区内。社区容貌品质提升让艺术馆受益良多。黄俊英艺术馆馆长表示:“由于历史悠久的原因,过去一段时间这里的路面也曾经是崎岖不平的。但是经过提升后,街区整体的环境都变好了,这给前来参观的旅客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也能更好的助力我们推动艺术文化的传播。”

  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是广州市于2021年首创的一项系统改善社区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过去10年一直开展的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升级版”。行动以老旧社区为重点对象,以居民房前屋后垃圾多、墙面破、“三线”乱等问题为重点内容,投入财政少量资金托底,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时,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还注重深挖社区历史禀赋,培育社区特色文化,致力将社区打造成干净整洁、便民舒适、充满活力又兼具文化底蕴和美学特征的品质空间,在此基础上,一批容貌品质社区可以辐射带动全市社区容貌环境整体提升。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已成功培育市级容貌品质社区180个,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一万余宗,惠及市民320万。

  居民齐心用好“绣花功夫”,老旧社区迎“蝶变”

  走进逢源街耀华社区内的“口袋花园”,其富有特色的“西关大屋”的风格造型让人眼前一亮。然而这里原本是个环境脏乱的废旧单车棚。在培育提升过程中,居民们纷纷搬来绿植点缀空间,并捐赠废旧床板做成花园栅栏,这个卫生“黑点”最终变成了现今视野开阔通透、充满生机活力的“口袋花园”。而不远处的一处荷花池景观,也是社区居民们共同出力的成果之一。据介绍,荷花池原是一处荒废的水池,4名在此居住的退役老兵看到社区经过提升后环境越来越好,也想为社区做点“锦上添花”的工作。

  “为了能够让邻里花园更加美化,给社区多出一份力,我们与社区内的党员便主动在荷花池开荒种植、维修喷泉、清洗鱼池、放养鱼龟。渐渐的居民们看到变化,也选择加入进来共同维护荷花池的景色。”耀华社区居委会主任沈建良说道。如今,荷花池内游动的鱼儿,边上优游自得的乌龟,以及围墙边上攀附的葡萄藤都是耀华社区居民们点滴汇聚的力量。

  耀华社区的“蝶变”仅仅是一个广州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中的缩影,位于不远处的厚福社区居民也真真切切感受着这项工作带来的变化。

  现任马基涌社区主任,在厚福社区长大的本地居民李慧仪介绍,厚福社区原就拥有一个独具风格的西关童谣壁画,“壁画在社区内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之前由于缺乏维护,比较难看得清楚,通过此次培育提升,我们对墙面进行了清理,同时,把原来陈旧的童谣壁画进行了重新描绘,还原了它本来的样子,希望能留住社区居民的记忆。”

  不仅如此,厚福社区还打造了具有西关建筑风格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以两网融合厢房式的造型,垃圾投放口具有感应式开启带自动回落功能,并配备LED灯感应照明灯,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广东省人大代表、省节能中心信息部部长田中华对逢源街的变化感触良多:“我觉得社区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我们没有很明显的看到有新的建筑或者大手笔的改造,但一进去给人的感觉是细致的,让人能在细微之处感受到这里的幸福生活。”

  “门前三包”擦亮城市容颜,2021年解决市容问题超4万宗

  1984年,在广州市荔湾区诞生的“门前三包”制度,在创立后迅速走向全国。去年,广州对旧“门前三包”进行提档升级,内容标准优化为“三净”“三好”“三不”9个方面,工作方式由“突击整治”转变为“常态落实”。

  地处荔湾区老城区的昌华街,沿街不仅分布特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传统特色老字号店铺,还有种类丰富的市场广场,临街商铺“门前三包”责任人超280家,管理类型多、难度大。

  昌华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门前三包”工作受到临街的单位、商户、住户广泛支持,主动参与,全面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签订率高达100%。恩宁路铜器街的铜捞铜煲工作室负责人伍国强对昌华街的“门前三包”工作就很是支持:“打扫广场、清洁门前的垃圾等工作我们一直都有落实。这片作为旅游景区,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不管是对游客还是对于店铺经营来说都有好处。”

  荔湾区政协委员、广州中科索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任川对昌华街的环境改善也十分熟悉,他认为老城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不单只有政府的功劳,更是居民们共同协助的成果。他表示:“我们这里的企业以及居民都会付出自己的贡献,很多志愿者都会主动积极参与到环境改善的工作中来。”

  据了解,2021年以来,广州城管快速及时解决市容环境卫生重点、难点问题4.5万宗,有效提升了市容环境质量,规范了市容环境秩序,惠及市民群众逾211万人。同时,针对“门前三包”开展专项整治和联合执法行动3262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360份,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1770份。有力推动“门前三包”制度落实。

  在广州市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干部倪瑞兰看来,“门前三包”作为一个老管理制度,其强调大众自身的主体地位。倪瑞兰说:“‘三包’不是为了其他人来管理,不是为了政府在管理,是为了商户自己。要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群众从一种被管理的对象变为责任主体,能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如果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事情一定会干好。”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