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补齐城中村治理工作短板弱项,进一步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基础,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八化”为有效抓手,采取有力举措向“脏乱差”亮剑,向“洁净美”冲锋,聚焦环卫保洁、市容环境整治、违法建设治理、垃圾分类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持续提升城中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营造更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
制度化推进,启动环境提升“新引擎”。以城中村环境提升为目标,结合工作职责制定《推进城中村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城市环境提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围绕城中村的薄弱区域、部位、环节,对城中村城市环境提升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措施、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制度化统筹推进城中村综合环境提升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责任化实施,激发属地工作“新动能”。紧压主体责任落实,把属地主体责任的“螺丝”拧得更紧更牢,切实加强对辖区的城市环境管理,持续加大市容环境考评巡查力度,保持每日高频次检查、高密度通报,通过深入内街巷、城中村、市场、河涌等重点场所和区域,对卫生死角、环境黑点、市容痼疾等问题,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各街道进行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扫描”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通知属地街道立行立改,并每日公布各街道的问题数量排名,压实各街道守土责任,督促街道调整工作焦距,聚焦城市环境提升重点,推动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作业,提升环卫保洁“新质效”。指导城中村所属街道和保洁责任单位结合辖内保洁特点和人流密度,采取人机结合保洁模式,利用电瓶车、小型冲洗车等机械化保洁工具进行精细化保洁,机械化设备扫面,保洁人员扫点,点面结合实现清洁无死角,重点对农贸市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和杂物,不定期采用“地毯式推进”的方式全面落实精细化清扫等,加强报刊亭、公交站亭、路灯杆、路名牌、广告牌、城市雕塑等公共空间的设施设备清洗,保持“城市家具”设施设备整洁完好。科学设置城中村内生活垃圾临时收运点92个、环卫驿站1个、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6个、公厕95座,常态化抓好对各类环卫设施的日常管养工作,同时充分考虑城中村高质量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合理规划配套和完善环卫设施,今年以来将辖内城中村13座公厕纳入升级改造计划,通过新建和改建的手段,不断提高环卫设施配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精细化管理,助推容貌品质“新跃升”。指导各街道对辖内城中村商铺开展全面摸底调查,记录新开业店铺数量,对未签订或签订过期的店面进行统计,掌握需要进行补签的商家底数,对市容环境卫生的责任人普及责任区范围和责任义务内容,确保签订和告知实现全覆盖,落实城中村商铺店面门前三包工作,目前共签订责任告知书4404份,签订率达90%。同时指导属地街道在城中村内严格按照《广州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规范》设置户外广告招牌,依托网格化管理,对巡查中发现的破损店招、户外广告等情况,通知业主及时进行修缮、更换或安全加固。对发现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责令业主自行拆除或予以协助拆除,对于沿街悬挂的广告横幅采取即查即清的方式,确保不留隐患。
规范化管控,营造市容环境“新面貌”。按照“值守巩固为主、重点打击为辅”的工作原则,多管齐下,强化管理,突出重点,有效整合城中村属地街道的执法力量,着重加强“市容六乱”整治力度,解决重要路段、重点点位、重点区域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堆物料等违法行为,对城中村市容六乱问题反复出现的区域和路段,严格落实人员巡查值守,不定时组织开展多街合一、区级联动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位,形成执法整治高压态势,巩固市容治理成效,让城市更加整洁有序。今年第一季度以来,针对村容村貌市容整治,定期组织荔湾区南片各街道开展专项行动6次,治理市容六乱问题824宗,立案查处14宗。
源头化治理,迈出建废管理“新步伐”。加强城中村零星余泥收集点建设,科学规范设置余泥收集点10个,认真落实居民装修备案制度,跟踪零星余泥去向,减少无主余泥数量,对建筑废弃物乱堆放、乱倾倒实施严格处罚。高效联动公安、住建和属地街道等部门,加强建筑工地的源头管理,严格落实“一不准进,三不准出”制度,对工地无证排放、雇请“野鸡车”(无证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运输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不断规范工地源头出泥行为,减少建筑废弃物路面撒漏污染问题。
长效化推进,践行分类管理“新理念”。各街道成立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联社配合街道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达到高效协调。定期对各街道分管负责人、垃圾分类作业人员开展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培训,普及居民垃圾分类知识,逐步建立垃圾分类宣传体系,指导各城中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同时面向各城中村生活垃圾投放点位进行摸查,建立定时、误时分类投放点提升工作清单,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225个分类投放点位的优化提升工作。
常态化发力,打造治违控违“新格局”。综合运用卫星图斑、机动巡查、信访、举报、媒体曝光、网格责任等手段,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对城中村内新增违法建设保持高压态势,坚决予以快速拆除,对存量违法建设,根据《广州市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理工作指引》,综合考虑建设时间、土地属性、建设性质、安全状况等因素,逐步有序消化。此外,将违法建设治理与城市更新改造重点工作深度融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持续开展还绿于民、铁路沿线、涉水治理等专项拆违行动,打好违法建设治理“组合拳”,重点拆除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发展环境与社会治理环境的违法建设。截至4月份,共治理城中村违法建设164宗,治理面积10.90万平方米。(周民、江健)
城中村内人机结合开展清扫作业
城中村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升级提升
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