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长者助手 登录
搜索
  • 微博
  • 微信号
  • 手机版
  •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 穗好办
    • 关注 · 穗好办
  • 智能问答
打印|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分享到: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02209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20-10-08 11:10      信息来源: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A类

穗城管函〔2020〕939号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02209号

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林淑菁等代表:

  您在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关停宝华路恒宝垃圾转运站,建设幸福荔湾的建议》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并汇总荔湾区政府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垃圾转运站建设选址的原则和环境建设的措施对全面提升我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的质量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局作为全市业务主管部门将严格按照该建议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广州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与管理标准指引》的编制工作,建立依法依规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管理水平,为市民群众打造一个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生活环境。

  一、关于“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的建议

  您提出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行业规划以及《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中关于垃圾转运站选址的规定,结合恒宝广场附近路段的实际情况,建议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的建议,我局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还难以实现。

  (一)恒宝垃圾转运站的基本情况。恒宝垃圾转运站位于宝华路139号恒宝大厦侧边、恒宝广场西侧,该站系附属式站点,位于首层(16)-(18)/(F)-(G)轴,建筑面积213平方米,2箱站。采用单桥弧形料斗压缩工艺,于2000年投入使用。主要负责接收转运逢源街和多宝街的生活垃圾,日均压缩中转生活垃圾约37吨,现由荔湾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中心管理。

  (二)恒宝垃圾转运站选址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一是恒宝垃圾转运站于2000年7月移交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使用(详见附件1:广州市恒宝华庭公建配套垃圾压缩中转站、公厕交付使用协议书 ),当时该垃圾转运站周边有宝源路、宝华路和宝贤东街马路,交通便利、垃圾清运路线畅通。二是根据荔湾区教育局提供的信息显示,蒋光鼐小学于2001年7月11日开工建设,2003年3月29日竣工。据此,恒宝垃圾转运站当初建设时临近是没有学校的,没有违背“不宜设在临近学校”的选址规定。三是《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附件2)中P31页指出“2箱垃圾压缩站建筑面积280㎡、用地面积560㎡,建筑面宽、进深、净高为15x18.5x4.5m”, 恒宝垃圾转运站属2箱站,其建筑面积和站内空间尺寸大小均是严格按照《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建设的。四是您在建议中提出“恒宝垃圾转运站为其他建筑物合建,非独立建设”,违反了《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我们也有异议。一方面恒宝垃圾转运站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不能用2016的标准度量20年以前的转运站建设规范;另一方面经查阅《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国家标准(详见附件3),垃圾转运站设置条件没有独立建设用地的要求。五是恒宝垃圾转运站建设责任不在市、区城管部门,市、区城管部门不参加公建配套环卫设施的建设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由开发商移交属地区城管部门管理使用。

  (三)现在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还值得商榷。一是荔湾区生活垃圾压缩中转量缺口大。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荔湾区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原有垃圾压缩转运站远远无法满足垃圾中转的需求。据统计,荔湾区每天日均产生生活垃圾约1315.71吨,全区26座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日均中转压缩垃圾量约为823.5吨,垃圾日均转运量占产生量的62.59%。由于垃圾压缩中转能力不足,许多街道只能在路边的垃圾收集点装车,采取直收直运的方式将生活垃圾转运至终处理场所处理,现在垃圾收集点均为露天临街点,装车时间长,路面污染较严重,对周边环境影响大、投诉多,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恒宝垃圾转运站建设手续合法合规。恒宝垃圾转运站是公建配套环卫设施,由恒宝华庭开发商按照规划设计条件规定的种类、规模、设施要求等设置标准和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核定的位置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有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穗规建字【1998】第936号)(详见附件4)。三是恒宝垃圾转运站受法规保护。根据《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设施关闭、闲置或拆除】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拆除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置设施。确需关闭、闲置、拆除的,应当报市、县(区)环境卫生、生态环境部门核准,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重建、补建或者提供替代设施”。四是重建或迁建恒宝垃圾转运站困难重重。垃圾转运站属厌恶型公共服务设施,具有很强的邻避效应,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荔湾老城区重建或迁建恒宝垃圾转运站选址十分困难。现在荔湾区26座垃圾转运站建设手续齐全的只有西湾路、逸翠湾和恒宝等3座垃圾转运站,其他均是协议用地建设的,没有产权证,有的甚至把桥下空间也利用起来了,如:黄沙、中山八路和桥中坦尾等3座垃圾转运站就是利用珠江桥下空间建设的。可以说荔湾区在推进垃圾转运站建设上想了好多办法,克服了许多困难,但目前垃圾转运站数量的缺口还依然很大。

  二、关于“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和分流进入恒宝转运站垃圾量”的建议

  您提出“调整垃圾车作业时间,改造降噪隔音装置、减少恒宝垃圾转运站工作负荷,改善周边居民、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等建议,指出了恒宝垃圾转运站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我局会同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按照您的建议对恒宝垃圾转运站进行了综合整治。

  (一)调整作业时间。为避开上下班和上下学高峰期,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局调整恒宝垃圾转运站作业时间为:早上8:30~11:00,下午14:00~16:30,晚上:17:30~20:00,严格要求按照工作时间运送垃圾进站,并加强垃圾进站管理,同时教育进站工作人员在上午8:30后才可将垃圾运送进站。如遇恒宝垃圾转运站没开门,进站车辆不得将车辆停放在恒宝垃圾转运站周边等候,避免阻碍交通。

  (二)升级改造除臭降噪设施。恒宝垃圾转运站在2019年的下半年进行了升级改造,更新了除臭系统,该系统通过市政府招标由深圳市五大湖新概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的系统有智能负压除臭模式,可根据站内废气的浓度进行智能除臭,除臭效果达到国家GB14554-93的二级排放标准和臭味等级一级,经改造后防噪音、防尘和防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对该站的进行了全面装修,场地的天花、墙面都焕然一新,站内外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三)减少恒宝站工作负荷。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局按照您的建议,结合其它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量承载情况,将进入恒宝转运站的垃圾合理部分分流到逸翠湾、黄沙大道等周边垃圾转运站。截止今年9月1日,进入恒宝转运站垃圾量已由45吨/天减少至37吨/天。现在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在通过优化收运路线进一步减少进入该站的垃圾量。

  (四)规范恒宝站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加强恒宝垃圾转运站操作管理。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中心研究制定了恒宝转运站操作规程,并组织培训(仅2020年上半年就组织了三次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减少因操作不当产生的噪音,做到每压缩转运一次垃圾对作业场地进行清洗消毒一次。二是加强恒宝垃圾转运站卫生管理。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中心坚持每2天派洒水车清洗进站道路一次,并认真做好进站车辆防滴漏管理工作,保持进站车辆车容车貌整洁,避免造成垃圾二次污染。三是加强恒宝垃圾转运站交通管理。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也对进站垃圾车辆提出了严格要求,严禁非作业时间段垃圾车进站,作业时间段垃圾车需停放在转运站门前位置,严禁停在公用道路上,避免阻碍附近群众和车辆出入。四是加强与恒宝华庭物业管理公司的沟通、协调、合作。首先会同物管公司共同做好转运站前横路的卫生保洁工作,从源头上堵住进站车辆和进出小区车辆及人员撒落垃圾的管理漏洞;其次进站的垃圾全部实行桶装车密闭规范进站,杜绝垃圾运送过程飘洒落地;再次是协助恒宝物管做好恒宝商厦卸货装货的车辆、人员产生的饭盒包装纸皮和商厦临时堆放的杂物等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宝贤东街马路干净整洁。

  三、关于“明确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的管理权为恒宝小区物管公司和由小区物管公司管理进出转运站垃圾车进行管理”的建议

  您提出的该项建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的管理权属于恒宝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二是恒宝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进出通道的车辆。经实地调查和咨询荔湾区交警大队,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叫宝贤东街马路,属市政道路。市政道路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和区内道路五个等级。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不在恒宝小区红线范围内,不属于恒宝小区道路,是连通和贯穿宝源路、宝华路、恒宝小区的通道,属城市支路,主要用于解决恒宝小区及周边地区车辆交通和当地居民出行。根据《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宝贤东街马路)的环境卫生由多宝街环卫站负责。目前,为做好该通道的保洁工作,荔湾区城市管理机械化作业中心每2天派出洒水车冲洗一次,同时,恒宝小区物管公司每天对靠近小区门口区域进行清扫保洁。鉴于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宝贤东街马路)属城市支路的实际,依据国家道路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进出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的车辆由荔湾区交警大队和多宝街交警中队管理。

  四、关于“对该转运站楼上的业主作出合理的经济补偿”的建议

  (一)给予恒宝垃圾转运站楼上业主经济补偿没有依据。恒宝垃圾转运站属广州市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市民群众服务的,是用来转运当地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因为垃圾转运站设施和管理等原因出现了个别臭气噪音扰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升级设备、规范管理减少扰民事件发生。但由此要求给予经济补偿不合适。一是补多少、怎么补没有文件和法律依据;二是削弱了政府部门建设环卫设施信心和决心;三是不利于我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

  (二)恒宝垃圾转运站转运周边地区垃圾是法规要求的。根据《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P31页“垃圾压缩站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明确提出新建垃圾压缩站由区域统筹安排”。故此,恒宝垃圾转运站不仅要服务于恒宝小区,还要根据区域需求服务于周边地区。

  (三)逸翠湾垃圾转运站运转正常。荔湾区逸翠湾垃圾转运站也是一座位于西城都会大厦首层附属式的公建配套垃圾转运站,是为解决逸翠湾周边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和市场垃圾转运而建设的。目前,该垃圾转运站工作情况正常,楼上居民也没有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

  林淑菁代表,虽然您提出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的建议我们持不同意见,但您在建议中指出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是积极推进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充分利用我局正在编制的《广州市大中型生活垃圾压缩站及主城区环卫停车场布局规划(2020-2035)》为契机,力争用3到5年时间在老六区新建2-3座日转运1000-2000吨的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从根本上解决荔湾区垃圾压缩中转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关停一批如恒宝垃圾转运站一样的市民投诉多、意见大的垃圾转运站。二是积极推进公建配套垃圾转运站建设。针对我市垃圾转运站建设选址困难的实际,协调市、区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利用荔湾区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等有利时机,依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和《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要求,按人口规模、人均垃圾产量、压缩站转运能力需求,采取公建配套的方式规划新建一批垃圾转运站,再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三是积极推进恒宝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和规范管理工作。通过采取购置安装降噪设备和密闭作业等措施减少垃圾转运作业噪音扰民现象;督促多宝街环卫站加大恒宝小区周边道路清扫保洁力度,确保恒宝垃圾转运站进出通道干净整洁;协调区交警大队进一步规范恒宝垃圾转运站对出通道车辆秩序管理,严禁堵塞交通问题发生。四是继续做好恒宝垃圾转运站垃圾分流工作。虽然经过前期努力,每天分流了进站垃圾8吨,减少了恒宝中转站的工作负荷,但每天垃圾压缩转运量还有37吨(6箱),对恒宝小区居民及蒋光鼐小学的影响还很大,下一步还要继续通过优化收运路线,力争每天分流进站垃圾达15吨以上。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9月25日三方现场座谈会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充分考虑市民诉求,市局、区局联动,合力推进垃圾转运站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关停恒宝垃圾转运站。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专此答复。


  附件:1.广州市恒宝华庭公建配套垃圾压缩中转站、公厕交付使用协议书.pdf

            2.《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修建性详细规划篇).pdf

              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pdf

           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批准的建设工程报建审核书.docx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0年9月30日

  (联系人:赵远义,电话:8363932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主办: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贤思街34号  邮编:510030

备案号:粤ICP备10079992号-3  网站标识码:4401000054  

版权所有: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