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007482989M/2024-00121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24-06-03
名称: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03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穗城管函〔2024〕615号 发布日期: 2024-06-0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03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6-03  浏览次数:-

  A

  穗城管函2024615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市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033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陈茵明代表:

  提出的《解决地摊经济管理难题,持续释放地摊经济红利,为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第20242033号)收悉。地摊经济作为一种流动性强、门槛不高的沿街流动商贩经营业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为市民游客提供消费便利,但也产生了您在建议中提到诸多城市管理问题。您的建议对于整合公共交通和营商环境等资源,以地摊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会同市公安局司法局生态环境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与您在521日进行沟通交流,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市“地摊经济”监管引导情况

  针对地摊经济带来的问题,我市通过服务+管理破解城市市容秩序管理难题,助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策支持引导,优化营商管理模式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出台了《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广州市关于促进住宿餐饮业消费若干措施》《广州市加快推进商务领域居民生活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支持商户临时外摆。20238出台《广州市关于培育羊城夜市先行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20244月认定北京路-海珠广场商圈等15个片区为首批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持续打造擦亮YoungYeah夜间消费品牌:一是推动在全市培育打造夜间消费都会级先行区、片区级先行区,由镇街明确划定外摆区域,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形成示范效应。二是支持各街道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位,活化利用停车场、园区空地等公共空间打造社区微夜市示范点,并鼓励夜市经营主体与社区居民共同开展自律管理,维护和谐社区环境。

  (二)坚持包容审慎监管保障市容环境秩序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配合推动经济发展措施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指导各区、街镇依法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违法行为,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城市市容环境。一是落实721”工作法,推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处罚免罚清单》《广州市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坚持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对情节轻微的以教育、劝阻、限改为主,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罚教结合,为地摊经济的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二是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完善常态巡守、专项整治、联合执法、合理疏导等机制,建立重点区域动态管控清单,每两周组织一次全市统一行动,严厉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违法行为。据统计,2023年全市共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100.23万余宗。三是强化流动商贩疏导,在部分村社空地、大型批发市场等区域划定临时疏导区,引导流动商贩入室入点规范经营,解决部分农副产品流通、非食品类日常用品摆摊需求。

  (三)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和谐稳定环境市公安局结合社会治安规律和地摊经济相关警情、舆情,全面梳理摸查问题突出路段,并开展整治行动是加强巡逻管控执法,组织辖区交警部门强化对乱摆卖突出路段巡逻管控,加大对夜间违法停车整治力度,采取先教育劝离,对拒绝驶离或驾驶员不在现场的依法进行处罚的方式,有力提升交通秩序。加大“地摊经济”活跃区域周边巡逻警力投放,充分调动群防群治力量,及时查处故意伤害、打架斗殴、阻碍执法等案事件,切实维护地摊治安秩序。

  (四)压实食品安全责任守护百姓舌尖安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切实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依据《食品安全法》《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督促食品摊贩经营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开展综合治理,督促食品摊贩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管理,加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以问题为导向督促整改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据《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相关优化措施,融入广州市羊城夜市先行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国际消费美食节等各类政策和活动,引导品牌商家和持证摊贩在特定场所试点集中外摆推动监管部门在先行区内试点推行高效集中的政务服务和包容创新的监管政策,释放消费市场活力,展现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和软实力。

  (二)加强联合监督管理,持续规范经济业态。一是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因地制宜结合商业经济政策开展试点,引导商家和摊贩办理相关许可,纳入监管。二是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从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治安管理、消防安全、市容秩序对商业集中外摆区域强化监管精准治理。三是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设摊经营、兜售物品等行为的执法力度,以严格审慎的态度守住市容环境秩序底线。

  (三)创新管理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律。鼓励商圈、景区、园区引入专业运营管理机构,严格核查参与主体的身份信息和经营资质,引导摊主依法规范经营、创新经营品类、改进经营方式,打造品质化、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市集。

  衷心感谢您对地摊经济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463